华佗,名旉,字元化,乃东汉末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士,为著名医学家,与董奉、张仲景齐名,共誉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
尽管他未留下传世医书,但其医学造诣与行医经历,在史籍中依然被浓重记载,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。
为何这位医术高超的医者,竟遭曹操这位一代枭雄坚决处斩?或许在后汉书中,我们能找到揭开这一谜团的关键线索。
【医术之上是傲心】
华佗,后世誉为“神医”,史书记载中,先述其“游学徐土,兼通数经”,即年轻时广游求学,精通多类经典,医术描述则随后。
展开剩余85%当时,朝廷推崇儒学为官道,精通者易入仕途。多数读书人以此为目的而勤学,在此背景下,华佗恐怕也难以摆脱这一趋势。
游学徐土后,他精通多经。沛相陈珪举荐他为孝廉,太尉黄琬也征召他,但他均未前往就任。
这表明华佗自评甚高,颇为自负。此非无根之谈,而是基于“他本为士人,因医术成名,常感自悔”的后文内容合理推断而来。
华佗常懊悔自己身为医者(当时被视为卑贱之业),毕竟他本是有抱负的读书人,对以医为业心有不甘。
因此可见,华佗拒绝做官并非出于医者仁心,欲专注医术,实则因其自视甚高,对所荐官职不屑一顾。
华佗之所以被后人传颂,在于其行医事迹。而这傲心,也悄然预示了他最终的命运走向......
【拒医曹操为哪般】
《三国志》与《后汉书》均详载华佗治病之事,称其医术高超,药到病除,妙手回春,成就斐然。
曹操正受头风病困扰,闻华佗医术高超,急召其来治。华佗果然名不虚传,仅针刺一处,便使头风病暂得缓解。
若现代人将自己设想为华佗,恐怕会得意非凡,恨不得立刻展现医术,扬名立万吧?
想象自己能为最高领导人有效治疗,医生的声望定会迅速提升,未来的医学道路无疑将充满光明与希望。
然而,回想前文所述“华佗本为士人,因医术成名,内心常感懊悔”,对华佗来说,虽因医术受曹操器重,却可能并非乐事。
随后,曹操因亲理政务致工作繁重,头风病频发且日益加剧,遂请华佗至其身旁,担任专职医师。
自此以后,华佗由原先的“常在左右”变为曹操的专属医师,不再有机会为除曹操外的他人医治,行动皆以曹操为中心。
华佗自视为士人,认为入仕为官方为正途,而将养生方法、医药知识及医术创新(如麻沸散、五禽戏)仅视为个人业余爱好。
华佗虽因医术高超而闻名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想步入仕途为官。他在医学上的成就,并不排斥他对仕途的追求。
在曹操身旁,我日日目睹官员络绎不绝,他们或进言献策,或汇报政务,而我,正做着心中长久以来最渴望之事。
我虽无权参与其事,仅能默默为曹操诊疗,别无他用。若不有所作为,恐日后仕途无望。
华佗料及此,即便有根治之法,也未直告曹操,仅言:“此病非短期可愈,需常加医治,方能延年。”
他试图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,在曹操心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,期望曹操能真正认识到他的才华,而不仅仅看重他的医术。
曹操早已识破这点小计谋,在《三国志·华佗传》末尾他言道:“华佗能治病,却故意拖延以自重。我若不杀他,他也终不会彻底根治我的病根。”
华佗能治曹操头风,但若不能借此谋得一官半职,他便不会为曹操彻底根治此病。
纵使华佗医术超群、心性高傲,却未显政治才能,缺乏此等长才,他又如何能赢得曹操这位一代霸主的青睐呢?
【后汉书中窥内情】
对比《三国志》与《后汉书》,可见《后汉书》对华佗的记载更为详尽,让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华佗形象。
华佗性格古怪,在曹操处并不顺心,可谓“为人性恶,难得意”,意指其心境并不如意,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满足。
华佗因在曹操处未得官职,多半心生不满,故频请归家,假称妻病重,实则不愿再专侍曹操治病,表现出恃才厌事的态度。
华佗屡次不顾曹操征召,且多次对上级隐瞒真相,终致自身遭殃。曹操忍无可忍,经过一番调查,下令将华佗逮捕入狱。
关于曹操坚决处斩华佗,依据《后汉书》的记载,有两种推测:一是曹操疑心病重,二是华佗借医名要挟,企图抬高身价。
华佗因未得官职心灰意冷,拒绝为曹操继续治疗,以为逃避能避其追查,却屡逃屡触怒曹操,最终招致杀身之祸,被曹操一怒之下斩杀。
二是华佗欲借拖延头风病治疗及拒征,提升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,图谋仕途。但因对自身身份认知不足,反被曹操视为猖狂无礼,终遭杀害。
曹操视华佗为无卓越政才的方术之人,于曹操这位权重势大、主宰无数人性命的主公而言,华佗仅是微不足道之辈。
尽管曹操以珍视人才著称,但若无真才实学,也无需急于表现,以免自取其辱。
【结语】
华佗医术精湛,却受“先医国后医人”观念束缚,医学成就斐然却心系仕途,最终导致自身陷入困境。
曹操彻底洞悉其小心思,终致其狱中丧命,所留医书亦被焚成灰,不复存在。
曹操毅然处决华佗,此举震撼了周遭官员,并向世人宣告:各安天命,勿行欺怠之事,否则必自食恶果。
然而,曹操此举让自己失去了生还的可能,同时,华佗的逝世也给中国古代医学领域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。
《曹操杀华佗另有隐情》据北京科技报炒股票加杠杆,曹操处决华佗并非仅因医疗纠纷,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缘由。
发布于:江西省